來抓我如果你可以:無論蝴蝶好不好吃,都用明亮的斑紋散發其難以捕捉的訊息
photo from Morpho menelaus (wiki) |
摘要
無論是警戒色或是擬態,理論告訴我們這些物種所使用的是化學性的物質來防禦,無論是散發難聞的氣味,或是咬下去覺得噁心苦澀難吃想吐,讓捕食者徹底的記得這個「教訓」,就能夠提升整體的適存度。
所有的例子都是用化學機制來防禦嗎?前兩年以球背象鼻蟲的例子做的行為實驗的證據支持,物理性的硬度也可以用來做為防禦,或是身上長刺之類的。此外,野外觀察者通常有經驗,譬如說我們看到青帶鳳蝶通常飛的很快,要抓到牠很困難,要拍到也不容易,如果是在大熱天飛的更快,更不會是觀察者拍照的首選:因為要追上實在太累了。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南方也有擬態青帶鳳蝶的物種,但沒有證據支持其擬態關係,僅是人類視角看起來很像。
作者討論的蝴蝶之一,摩爾福蝶。背面與腹面差異很大,其飛行行為讓人覺得很難追。 photo from Morpho menelaus (wiki) |
以這個想法來推測,我們覺得追上去很累,那麼捕食者要追是不是也會很累?如果這些訊號代表的不是「我很難吃」,而是「我很難抓」呢?捕食者看到就覺得好累,是不是就會放棄捕捉了呢?
文章中的範例之一,Parides anchises nephalion photo from Aluisio Ribeiro |
這篇文章以新熱帶區的蝴蝶為例子,某些不具有化學防禦的物種,可是又具有很明亮的色彩,如果不具有防禦的話,不是很容易被捕食者攻擊嗎?因此作者假設無論是能吃還是不能吃的蝴蝶,這些看起來明顯的訊號遍佈所有的蝴蝶,可能是因為代表不容易被捕捉,讓捕食者放棄。作者整理出看起來很明顯的斑紋與相關物種,以及比較代表好吃或不好吃的行為,看看這是不是有什麼趨勢。
最後的結論很簡單,就是我們對這個現象依然知道的太少,以目前的資料還看不出什麼趨勢。作者認為如果朝著這個方向研究,能夠提供解釋擬態/警戒色演化的新方向。
--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方向很重要嗎?不就是把化學改成物理,獵物一樣難吃而已?
其實機動性這件事情不是沒有人研究過,但證據實在太難捕捉。試想,要如何去證明某些特定的飛行方式是「困難」,哪些是「容易」捕捉呢?捕食者不吃,可以有很多種理由,如果要做這樣的行為實驗,又要有多大的空間,才能讓捕食者與蝴蝶同時表現出如同自然般的行為呢?此外,「覺得不能吃」與「覺得累不想去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模式,或許不是單純的把某些因子替換掉就能輕易的解釋這樣的現象。
總之,是個有趣但很難做的方向。(換句話說就是藍海)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