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擬態的世界裡,東西難吃就等於有毒嗎?




無論在貝氏或穆氏擬態,捕食者都需要先被「教育」,也就是要先吃過難吃的,甚或要吐過反胃個兩下,讓捕食者徹底記住這東西不好吃,擬態才能發揮作用。

可是,捕食者吃了感到不適而拒絕的東西,是因為適口度不足(就是難吃),還是因為有毒(對身體有害)呢?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這個研究以一群裸鰓類(註)的擬態現象來討論這個問題,但這個裸鰓類大家都不熟,所以他們做了很多的分析,確認牠們外觀相似(?)的物種間的擬態關係。首先,研究者從魚類捕食者的視覺模型度確認了相似的紅點在魚類的視覺中是相似的;第二,研究者重建這個類群的親緣關係,確認這些特徵是獨立演化而來,不是因為親緣關係相近;第三,研究者確認不同的裸鰓類間用在防禦的化學物質成份各不相同;最後,以黃點玻璃蝦(Palaemon serenus)測試這些化學物質的適口度,以及用豐年蝦測試毒性,顯示對豐年蝦沒這麼毒的物質,對黃點玻璃蝦來說非常不好吃,這就代表適口度與毒性在擬態的世界中,或許應該考慮視為不同的因子。

最後,個人覺得用兩種生態與習性完全不同的蝦,分別來測適口度與毒性,是不是好像有什麼不太對勁…?

註:某些裸鰓類被叫做海蛞蝓,但叫做海蛞蝓的東西包含很多不同類群,不限於裸鰓類。


Winters AE, Wilson NG, van den Berg CP, How MJ, Endler JA, Marshall NJ, White AM, Garson MJCheney KL. 2018. Toxicity and taste: unequal chemical defences in a mimicry ring.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5: 20180457.

Share:

0 comments